日期: 2025-06-02 浏览量:55 来源:公共文化科 责任编辑:黄金子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关于印发《阜新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文旅、住建、妇联部门:
现将《阜新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指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阜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阜新市老龄委(妇女工委)办公室
2025年5月20日
阜新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指引
(试行)
图书馆作为儿童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阅读场所,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设施。截至2025年,阜新市已建成公共图书馆8个,阜新市图书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图书馆、彰武县图书馆设有专门儿童阅读区。按照《阜新市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关于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及“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领域规划的新目标、新任务,为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规范相关工作,以科学性、专业性、可操作性为原则,特编制《阜新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选址与布局、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儿童参与、组织实施。
1.1 概述
儿童友好图书馆室内室外空间的设计应基于为儿童服务的基本理念,体现公共精神、人文关怀、儿童优先等,既要符合儿童审美,也要体现文化品位。同时,空间设计需要与图书馆功能室结合,需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儿童阅读体验需求的变化。公共图书馆应为儿童设置包含阅览空间、阅读活动空间、儿童卫生间等服务空间。
1.2 总体目标
为尊重并赋予儿童权利,满足全龄段儿童阅读需求,提高儿童阅读空间品质,建设愉快阅读与趣味空间相结合的儿童友好图书馆,制订本《指引》。
1.3 修编依据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阜新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阜新市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201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结合本市实际发展情况,制订本《指引》。
1.4 适用范围
1.4.1 本《指引》适用于阜新市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区(阅览室)。
1.4.2 本《指引》应配合国家相关规范及技术规程实施。儿童友好图书馆应在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基本建设程序的基础上,符合本《指引》相关要求。
1.5 基本原则
1.5.1 以儿童真实需求为导向
基于儿童权利优先原则,根据儿童真实需求,将儿童参与工作落实在图书馆建设的各个环节,征求儿童意见,避免以成人认知替代儿童需求。本《指引》涉及的“儿童喜爱的元素”均应通过儿童参与进行明确。
1.5.2 保障儿童基本安全
儿童基本安全是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因素,一切有关设施、活动都应以保障儿童生命安全为基本条件。
1.5.3 完善儿童阅读空间
图书馆是儿童满足阅读、探索需求的空间,图书馆各类儿童公共空间及设施的设计、建设,应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儿童的天性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1.5.4 因地制宜
各级各类图书馆附设儿童阅览室的空间容量及要素各有差异,在实际建设中应根据各自特征推进儿童友好建设。
1.6 基本概念
1.6.1儿童友好图书馆
儿童友好图书馆是指面向8岁以下儿童,以尊重并赋予儿童权利为基础,从室内外公共空间、阅读空间等方面,为儿童提供满足其阅读、探索需求的图书馆。
1.6.2儿童友好公共空间
儿童友好公共空间,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保证儿童安 全、可提供儿童游戏、休憩设施的场所,包括室外空间与室内公共空间。
1.6.3 儿童友好阅读空间
儿童友好阅读空间,指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需 求,同时能为儿童提供保证儿童安全、具有趣味性的空间设施的场所。
二、选址与布局
2.1 馆舍建筑
合并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面积应不低于总服务面积的10%。
2.2 选址与楼层
合并建设的儿童阅览区以低楼层为宜。
2.3 总体布局
2.3.1 公共图书馆的建筑功能总体布局应为儿童设置相对独立的儿童服务空间,建筑空间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出入便利、使用安全、易于管理、无障碍化。
2.3.2 公共图书馆为儿童设置的服务空间应包含阅览空间、阅读活动空间、儿童卫生间。
2.3.3 公共图书馆内应设有阜新市儿童友好城市LOGO、IP形象等标识。
三、室外空间
3.1 总体要求
3.1.1儿童友好室外空间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3.2 空间界面
3.2.1 入口大门
3.2.1.1 入口大门应与建筑立面、室外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保证与建筑风格的协调一致。
3.2.2.2 形象上应采用儿童喜爱、易识别的设计元素。
3.2.2 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应在周边空间环境和自身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儿童喜爱的元素,整体上保证建筑风格协调一致。
3.3 空间设施
3.3.1 指引标识
3.3.1.1在主要步行路径及建筑的出入口设置导向作用的指引标识。
3.3.1.2 在停车场、变电设施等给儿童带来安全隐患的空间应设置符合儿童认知的警示标识。
四、室内空间
4.1 总体要求
4.1.1 室内空间包括室内公共空间与阅读空间。
4.1.2 阅读空间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阅读需求分设相应的阅读空间。
4.1.3 室内空间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4.1.4 室内空间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内空气 PM2.5、甲醛、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均在国家相关标准明确要求的安全数值范围内,并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4.2 空间界面
4.2.1 墙面设计
4.2.1.1 墙面设计包括室内公共空间与阅读空间墙面设计。
4.2.1.2 阅读室的墙面设计应根据面向读者的年龄特征及具体阅读功能,设计相应的情景内容。
4.2.1.3 墙面宜采用吸声、环保、无毒、易清洁的材料。
4.2.2 地面铺装
4.2.2.1 室内空间的地面铺装分为室内公共空间及阅读空间的地面铺装。
4.2.2.2 室内公共空间的地面铺装风格应与墙面设计风格统一,结合地面指引标识设计趣味性的图案或内容,采用防滑材料。
4.2.2.3 阅读空间的地面铺装宜简洁为主,采用防滑的铺装材料。
4.3 空间设施
4.3.1 指引标识
4.3.1.1 室内空间的指引标识主要起到室内区域的导向、索引和警示的作用,并应满足图书馆室内儿童安全应急疏散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应配备盲文标识为视障儿童提供指引。
4.3.1.2 在楼梯口、主要步行墙面或地面设置导向和索引标识。
4.3.1.3 公共空间和阅览室设置禁止吸烟、吵闹标识,并在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和设施附近设置警示标识。
4.3.1.4 标识形象以图案为主,符合儿童认知,同时采用儿童喜爱的元素。
4.3.2 楼梯栏杆及踏步
4.3.2.1 楼梯栏杆应考虑成人与儿童的使用习惯,设置0.9m与0.6m两类高度的栏杆。
4.3.2.2 楼梯踏步应考虑儿童步幅的距离和抬腿高度,设置高度宜为130-150mm的楼梯踏步。
4.3.2.3 室内楼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为残障儿童配备无障碍升降椅或无障碍垂梯。
4.3.2.4 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前提下,楼梯地面宜采用儿童喜爱的颜色或元素。
4.3.2.5 楼梯踏步面应采用防滑材料,踏步踢面不应漏空,踏步面应做明显导引、警示标识。
4.3.3 桌椅
4.3.3.1 室内公共空间的桌椅要兼具舒适性、趣味性; 根据图书馆成人与儿童读者比例,布置相应数量的儿童尺寸的桌椅。
4.3.3.2 阅读空间根据各阅读区所面向儿童读者的年龄段特征,设置相应尺度的桌椅;桌椅转角应为圆角;桌椅风格与该阅读功能室的风格相统一;应采用环保无毒害的材料。
4.3.4 书架
4.3.4.1 书架应方便儿童快捷寻找到所需书籍,宜在原有索引分类基础上,用儿童喜爱的元素区分不同类型书籍放置区域。
4.3.4.2 书架宜配置安全的步梯,满足学龄以上儿童读者独立获取书籍的需求。
4.3.4.3 面对低龄读者,宜配置适量图书展示架。
4.3.5 卫生间设施
4.3.5.1 儿童使用的卫生间应配备儿童尺寸的卫生间设施,如坐便器、男式小便器、洗手盆等,洗手间内部宜配备无障碍洗手间,以满足特殊人群需求。
4.3.6 照明设施
阅览室室内灯光应严格遵守相关照明设计规范,并定期进行灯光照度的测试,保证舒适的阅读环境。
4.3.7 清洁设施
图书馆宜配备自助图书杀菌机,定期对图书进行清洁除 菌,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杀消毒。
4.3.8 供水设施
应满足优质饮用水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4.3.9 节水设施
应使用节水型器具、厉行节约用水。
五、儿童参与
5.1儿童参与机制
5.1.1 需求表达
5.1.1.1儿童参与需求应包括儿童对图书馆的建设、改造、管理、书籍维护等的全面需求。
5.1.1.2在图书馆有关儿童事项工作开展前期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儿童座谈、问卷调查、意见征集等方式调研并分析儿童读者的需求。
5.1.2 评估反馈
项目实施后,由儿童代表评估项目使用满意度,并将相关建议反馈给图书馆负责人。
5.2 儿童代表的选取
儿童代表的选取为儿童自愿报名,应覆盖6—8岁的读者;男女比例尽量均衡;儿童代表应对图书馆比较熟悉,人数在7 人左右。
5.3 儿童参与的组织
5.3.1 组织主体
图书馆负责人指定工作人员与专业团队组成儿童参与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儿童参与活动,其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儿童代表的选取,儿童需求、建议的收集,并提供儿童参与的活动场地。
5.3.2 组织方式
5.3.2.1 需求调研中的调查问卷及空间体验反馈可通过网络平台面向所有来馆读者征集;意见征集、方案制定可组织儿童代表参与。
5.3.2.2 儿童参与的组织应具有互动性及长效性。
6.1 工作机制
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应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建、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文旅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建设责任单位负责、图书馆、儿童及家长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6.2 职责分工
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应明确各主体的工作职责,形成职责明确、信息互通、协调推进的工作模式,共同完成项目的整体建设。
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负责牵头全面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儿童友好建设工作,指导各县区建设儿童友好图书馆。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引导住建领域政府投资项目落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理念, 推动图书馆类工程项目设计、施工遵循本指引。
各级各类图书馆:在新建或改扩建图书馆规划设计中, 提出儿童友好建设的功能需求,组织儿童及其家长积极参与相关活动,配合设计施工等单位的相关工作。
6.3 督导督查
由市妇儿工委牵头,建立督导督查工作制度,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相关人士以及儿童代表组成督导组,对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情况进行督导。
附件:阜新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标准(试行)
附件
阜新市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标准(试行)
要素 | 建设标准 | |
总体要求 | 儿童友好图书馆室外空间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 |
入口大门 | 入口大门应与建筑立面、室外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保证建筑风格的协调一致 | |
形象上应采用儿童喜爱、易识别的设计元素 | ||
建筑立面 | 建筑立面应在周边空间环境和自身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儿童喜爱的元素, 整体上保证建筑风格协调一致 | |
指引标识 | 在主要步行路径及建筑的出入口设置导向作用的指引标识 | |
在停车场、变电设施等给儿童带来安全隐患的空间应设置符合儿童认知的警示 标识 | ||
室内空间 | 总体要求 | 儿童友好图书馆室内空间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阅读需求分设相应的阅读空间 |
儿童友好图书馆室内空间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 ||
墙面设计 | 应采用儿童喜爱的元素,体现图书馆自身的文化特征,宜具有文化创意及启发 性的内容,风格应统一 | |
室内空间 | 儿童友好阅读室的墙面设计应根据面向读者的年龄特征及具体阅读功能,设计 相应的情景内容 | |
墙面宜采用吸声、环保、无毒、易清洁的材料 | ||
地面 铺装 | 室内公共空间的地面铺装风格应与墙面设计风格统一,结合地面指引标识设 计趣味性的图案或内容,采用防滑材料 | |
阅读空间的地面铺装宜简洁为主,采用防滑铺装材料 | ||
指引 标识 | 在楼梯口、主要步行墙面或地面设置导向和索引标识 | |
公共空间和阅览室设置禁止吸烟、吵闹标识,并在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和设施附 近设置警示标识 | ||
标识形象以图案为主,符合儿童认知,同时采用儿童喜爱的元素 | ||
室内空间 | 楼梯栏杆及踏步 | 楼梯栏杆应考虑成人与儿童的使用习惯,设置0.9m 与0.6m两类高度的栏杆。 |
楼梯踏步应考虑儿童步幅的距离和抬腿高度,设置高度宜为130-150mm的楼梯踏步 | ||
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前提下,楼梯地面宜绘制儿童喜爱的颜色或元素 | ||
楼梯踏步面应采用防滑材料,踏步踢面不应漏空,踏步面应做明显导引、警示标 识 | ||
阅读空 间桌椅 | 儿童友好阅读空间根据各阅读功能区所面向儿童读者的年龄段特征,设置相应 尺度的桌椅 | |
桌椅转角应为圆角 | ||
桌椅风格与该阅读功能室的风格相统一 | ||
应采用环保无毒害的材料,宜选用实木材质 | ||
室内空间 | 书架 | 书架应方便儿童快速寻找到所需书籍,宜在原有索引分类基础上,用儿童喜爱 的元素区分不同类型书籍放置区域 |
书架宜配置安全的步梯,满足学龄以上儿童读者独立获取书籍的需求 | ||
面对低龄读者,宜配置适量图书展示架 | ||
卫生间 设施 | 儿童使用的卫生 间应配备儿童尺寸的卫生间设施,如坐便器、男式小便器、洗手盆等,洗手间内 部宜配备无障碍洗手间,以满足特殊人群需求 | |
灯光照度 | 儿童友好阅览室室内灯光应严格遵守相关照明设计规范,并定期进行灯光照度 的测试,保证舒适的阅读环境 | |
清洁设施 | 图书馆宜配备自助图书杀菌机,定期对图书进行清洁除菌,定期对环境进行消 杀消毒 | |
供水设施 | 应满足优质饮用水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 |
节水设施 | 使用节水型器具、厉行节约用水 |
主办单位: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人民大街甲120号 邮编:123099 Email:fxswlgdj@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22号
辽ICP备2021001036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9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5558010 网站举报邮箱:fxswlgd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