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 2024-08-12 浏览量:204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黄金子 文字大小:

许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的关心,我局对您的建议很重视,认真做了调查研究,并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挖掘阜新地域文化,提振全面振兴新突破精气神

我市在地域文化挖掘打造宣传地域文化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查海文化迈向新阶段我市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共同举办首届查海论坛,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挖掘查海遗址群学术价值,为研究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提供了有力证明,为探索8000年前后东北地区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关成果已由国家文物局形成报告报至中办、国办。《查海遗址保护规划》完成修编,查海文化遗址群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重要突破。配合市人大完善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颁布施行《阜新市辽代城址塔墓葬保护条例》。深入研究发掘查海文化内涵。完成查海遗址博物馆数字化提升和改陈布展工作并对外开放,接待观众近3万人。是弘扬文化遗产价值成功申报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10人、首批省级非遗工坊1个,开展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推荐评审工作;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展示展演活动8场,线上宣传10余期;5件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非遗剪纸进校园剪纸展。主动发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博物馆联盟成员作用,推进查海文化对外传播,首次将“阜新8000年查海文化展”在沈阳做为期2个月展出,共接待观众10余万人次。

二、拓宽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是组建“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在纪念馆成立“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开展“学习二十大振兴新突破”巡展宣讲活动,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工作,开展主题宣讲156场。二是激发青少年的群体爱国热情。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面向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深化文化社教活动,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红色文化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引领成长”、“开学第一课”等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未成年人3.4万余人,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三是发挥引领作用缅怀革命先烈。抓住清明、8.159.3等纪念日开展公祭活动,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即开展“缅怀英烈祭忠魂•振兴阜新新突破”清明公祭、“走进纪念馆清明红色行”、庆“七一”、 8.15祭扫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公祭、讲述阜新《红色英雄谱》、“云上追思”、“国庆红色文化周”等系列活动,共24场,参与人数6万余人。开展线上活动3次,参与人数10万余人。纪念馆充分发挥“辽宁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作用,全年累计接待观众26万余人,团体156个。

三、探寻新中国工业记忆,打造工业遗产地标地

推进“工业+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海州露天煤矿、西山水塔、新邱露天煤矿、阜新三沟酒厂等首批市级工业遗产,开发工业旅游。推介海州露天矿地质奇迹、矿业遗迹、生态景观独特优势;培育三沟酒业打造强品牌、强体验的工业旅游项目;支持百年国际赛道城跨界拉力赛道公园建设项目;指导黄家沟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挥铸造钢铁企业独特的工业遗产优势,打造“冰雪+工业风”体验产品。推出文体康旅九条精品旅游线路:佛寺温泉健康之旅、皇家牧场穿越之旅、玛瑙之都探秘之旅、文体竞技魅力之旅、民族风情梦幻之旅、美丽乡村体验之旅、工业遗产忆旧之旅、万年文明寻根之旅、科技研学智慧之旅。推介阜新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独领风骚的工业文明、独特风情的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文艺精品。

四、以旅彰文,举办首届阜新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为大力宣传阜新厚重的历史人文和旅游资源,面向各县区征集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涉及需求,联合阜新市委宣传部以“龙源阜新 创意有礼”为主题举办首届阜新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发布大赛征集公告,并向大中专院校发函。通过举办大赛深入挖掘具有阜新元素、文化特点和艺术韵味的文创产品,推动阜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五、加强区域合作,为阜新文化对外交流搭建宽广平台

一是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签约加盟沈阳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蒙冀辽吉文旅联盟、辽宁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城市联盟和辽西走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市联盟,不断提升区域优质文旅产品的供给能力。组团赴域外推介我市文旅资源,邀请都市圈城市旅行社和媒体达人来阜踏察推介,实现借圈出圈对外宣传实现特色创新在全省首家策划推出《阜新文旅局长这样出圈》《阜新市县区文旅局长说文旅》推介视频,累计播放量破百万;推出短视频我姓阜单条播放量近10吸引国家和省级权威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其中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飞阅海棠山》浏览量高达74.4万。辽宁省首个平民草根网红——阜新小伙“湖远行”在新华社“秀我中国”平台推介阜新文旅资源视频浏览量过亿。阜新文化遗产影响力提升。参加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等玉石雕刻大赛,累计获143521铜,7个最佳工艺奖6个最佳创意奖。市文旅广电局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特殊贡献单位”,全省唯一。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合作单位,全国共有26家产业基地入选,行业主管行政部门仅阜新1。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阜新蒙古剧的优秀作品《乌银其其格》获得第六届辽宁文华奖导演、音乐、表演3个单项奖,代表辽宁省参加第八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和第十二届辽宁省艺术节展演,亮相 “菊苑流芳—2023辽宁省新春戏曲晚会”,并代表我省参加“菊苑流芳—第八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选段《乌银其其格—喜堂从军》、马头琴音乐《万马奔腾》参与辽宁省庆祝党的二十大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包玉明工作室入选首届辽宁戏曲名家工作室。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文旅广电局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推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要推进地域文化产业化发展,包装文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争取支持力度,推动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

一、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启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化资源底数。评选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第六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导开发非遗特色文创产品,推出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组织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开展好“龙源阜新 创意有礼”为主题的首届阜新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做好后续评审和颁奖相关工作。大力宣传阜新厚重的历史人文和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具有阜新元素、文化特点和艺术韵味的文创产品,推动阜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康养、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服务辽宁新时代“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打造“高品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区”。二是筹办第二届查海文化论坛,推荐查海文化遗址群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阜新段)村落博物馆建设。促进文旅品牌建设。指导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沟酒业集团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是提升文旅服务丰富度满意度。引导玛瑙、三沟酒、化石戈小米等具有阜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工业产业、非遗产品开发成“阜礼”系列文创伴手礼,不断完善“旅游后备箱”产品体系,打造优质旅游产品集群。打造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查干哈达睦邻节、巨龙湖冬捕节等活动。

三、培育壮大域外旅游客源市场一是加强跨区域交流协作。与蒙冀辽吉等地区持续加强合作。深耕京津冀、沈阳都市圈等中短途客源市场,积极拓展长三角等远程客源市场。二是强化域外形象推广。鼓励支持阜新蒙古剧等优秀文化品牌及冰雪旅游、玛瑙文创等特色文旅产品借船出海,开展主题形象推广,叫响“快慢由你,悠游阜新”文旅品牌,提升阜新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使之成为城市新名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2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