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8-12 浏览量:177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黄金子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王永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地域文化、提升阜新文化魅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地域文化的关心,我局对您的建议很重视,认真做了调查研究,并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挖掘阜新地域文化,提振全面振兴新突破精气神
我市在地域文化挖掘打造宣传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沙海情》《乌银其其格》获评全国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及省第十二届艺术节多个奖项;现代评剧《靠山屯的笑声》获评省第二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优秀剧目奖;现代评剧《柿子情缘》获评省第二届“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二等奖;马头琴演奏家包玉明工作室入选首届辽宁戏曲名家工作室。二是查海文化迈向新阶段。我市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共同举办首届查海论坛,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挖掘查海遗址群学术价值,为研究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提供了有力证明,为探索8000年前后东北地区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关成果已由国家文物局形成报告报至中办、国办。《查海遗址保护规划》完成修编,查海文化遗址群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重要突破。配合市人大完善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颁布施行《阜新市辽代城址塔墓葬保护条例》。持续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村落博物馆建设。开展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调查。三是弘扬文化遗产价值。成功申报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10人、首批省级非遗工坊1个,开展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推荐评审工作;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展示展演活动8场,线上宣传10余期;5件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非遗剪纸进校园剪纸展。
二、打造“厚道阜新”城市新品牌,提升文化魅力
一是形象宣传实现特色创新。在全省首家策划推出《阜新文旅局长这样出圈》《阜新市县区文旅局长说文旅》推介视频,累计播放量破百万;推出短视频“我姓阜”单条播放量近10万,吸引国家和省级权威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其中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飞阅”海棠山》浏览量高达74.4万。辽宁省首个平民草根网红——阜新小伙“湖远行”在新华社“秀我中国”平台推介阜新文旅资源视频浏览量过亿。二是打造品牌取得突破进展。成功召开中国国际温泉创新发展大会、辽宁省首届乡村文化旅游季开幕式;我市戏冰玩雪挑战之旅、大板村、官营子村先后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宝地温泉康养度假区入选省第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和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海棠山风景区入选第二批省级智慧旅游景区;黄家沟旅游度假区和十家子玛瑙小镇分别入选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单位;查干哈达村、七家子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云七小院、集装箱民宿入选全国丙级旅游民宿名单;彰武县获评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获评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和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彰武县漠上草原研学游品牌实现我市研学游历史新突破;佛寺镇佛寺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我市10个乡村旅游新场景入选全省发布的100个乡村旅游新场景。三是世界玛瑙之都影响力提升。组织参加“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等玉石雕刻大赛,累计获14金35银21铜,7个最佳工艺奖6个最佳创意奖。市文旅广电局被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特殊贡献单位”,全省唯一。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合作单位”,全国共有26家产业基地入选,行业主管行政部门仅阜新1家。四是加强区域合作交流。签约加盟沈阳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蒙冀辽吉文旅联盟、辽宁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城市联盟和辽西走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市联盟,不断提升区域优质文旅产品的供给能力。组团赴域外推介我市文旅资源,邀请都市圈城市旅行社和媒体达人来阜踏察推介,实现“借圈出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文旅广电局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推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以地域文化为内核发展文化产业,贡献经济发展。打造精品力作,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一、做大做强相关文化产业。市文旅广电局将配合市委宣传部,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做大做强相关文化产业提供助力。一是重点推动两个行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带动引领作用。做好文旅产业融合顶层规划,大力推进文旅融合重点建设项目,切实提升行业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统筹发展“两个产业”。巩固发展现有产业,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支持多元化发展。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瞄准新兴产业重点企业。三是切实加强“两个扶持”。发挥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作。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鼓励设立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四是认真落实“两个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土地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五是不断优化“两个环境”。精简文化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六是积极提供“两个保障”。把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通报研判制度,加强统计工作。
二、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启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化资源底数。评选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第六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导开发非遗特色文创产品,推出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组织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以“龙源阜新 创意有礼”为主题举办首届阜新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大力宣传阜新厚重的历史人文和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具有阜新元素、文化特点和艺术韵味的文创产品,推动阜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康养、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服务辽宁新时代“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打造“高品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实现“2024年全市文旅产业投资额8000万元、旅游收入57亿元、玛瑙产业产值21亿元”的任务目标。二是筹办第二届查海文化论坛,推荐查海文化遗址群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阜新段)村落博物馆建设。促进文旅品牌建设。指导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沟酒业集团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是提升文旅服务丰富度满意度。精选优质地域文化资源植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玛瑙、三沟酒、化石戈小米等具有阜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工业产业、非遗产品开发成“阜礼”系列文创伴手礼,不断完善“旅游后备箱”产品体系,打造优质旅游产品集群。打造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阜蒙县查干哈达睦邻节、彰武巨龙湖冬捕节等活动,每年市县区举办四季旅游系列节庆活动不少于20场次,打好“节庆经济牌”。
四、培育壮大域外旅游客源市场。一是加强跨区域交流协作。与蒙冀辽吉等地区持续加强合作。深耕京津冀、沈阳都市圈等中短途客源市场,积极拓展长三角等远程客源市场。二是强化域外形象推广。鼓励支持阜新蒙古剧等优秀文化品牌及冰雪旅游、玛瑙文创等特色文旅产品借船出海,参加国内各类文旅节会展会,积极开展主题形象推广,叫响“快慢由你,悠游阜新”文旅品牌,提升阜新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推进地域文化产业化发展,让地域文化“活”起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现实意义,包装文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争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旅游文创产业,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使之成为城市新名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4月26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
主办单位: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人民大街甲120号 邮编:123099 Email:fxswlgdj@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22号
辽ICP备2021001036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9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5558010 网站举报邮箱:fxswlgd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