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培育壮大品牌打造阜新“温泉城”“玛瑙城”的建议》(123号)答复

日期: 2022-03-26 浏览量:459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董郑 文字大小:

张英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品牌,打造阜新“温泉城”“玛瑙城”的建议》收悉。十分感谢您对阜新文旅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打造阜新“温泉城”资源优势

在《阜新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阜新市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规划》中,我局已将佛寺温泉康养度假区列为三大“龙头”项目,打造阜新旅游新动能、新引擎。近年来,东梁温泉城规划区内道路、管网、电力、供热、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而随着宝地温泉康养小镇温泉水的研发和利用不断深入、以及中医院的投入运营等,康养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经具有一定的体量和规模。

同时,我局指导宝地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文化养生、会议会展、主动健康、养老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先后获得了国家五星级温泉企业、辽宁省旅游度假区、辽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荣誉;指导区域内的阿尔善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宝地5分钟车程,占地2450亩,建设内容包括湖心岛温泉泡池、儿童游乐场、室内水上娱乐场、温泉民宿汤屋、精品采摘园等,是集观光、休闲、度假、温泉理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区域内的天水谷温泉度假村距宝地5分钟车程,投资数亿元,占地面积285亩,建筑面积17777㎡,严格按照国家五星级标准规划设计,集健康娱乐、修身养性、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温泉度假村。

二、探索康养与文旅体融合新模式

今年以来,为了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促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域全季全业态的优质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四产融合”的发展思路,我局制定了《阜新市推进四产融合暨文旅体产业提质升级年行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其中将宝地温泉等作为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康养与文旅体融合新模式,擦亮阜新“温泉城”名片。

全力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以大健康产业为牵动,发挥阜新温泉城、瑞应寺风景区、瑞应湖等资源优势,将文化修心、温泉养生、蒙医蒙药、健康管理、休闲体育有机融合,塑造中国医养健康产业综合运营的典范。协同市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工信局、阜蒙县政府等,推进阳光保险集团与宝地康养旅居项目,将阜新独具特色的文艺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竞技和群众体育资源、以玛瑙为重点的文创产品植入宝地温泉项目,全面提高阜新温泉康养品牌影响力,以“健康四季·养生宝地”为主题打造“康养+文化+旅游+体育”产品链条,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三、以规划引领温泉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市温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市发改委向市委、市政府介绍整体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表扬。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就我市温泉产业发展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市发改委在编制全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时,将“温泉城”纳入全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并充分考虑到我市温泉水质和储量优势,提出将阜新建设成“温泉城”的远期工作目标。

下步市发改委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推介阜新特色温泉。我市温泉水质全国一流,极为罕见,为泉中极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对比全国温泉产业的营销态势,阜新温泉的推介力度还远远不够,要着重强化宣传推介工作,进一步扩大阜新温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我市温泉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利用阜新拥有的极品温泉、民族医药、藏传佛教、玛瑙之都、玉龙故乡、三丰故里、篮球名城、竞走之乡、矿山文化、大漠草原、山地湖泊等特色资源,结合阜新人民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淳朴民风,让特色资源在温泉城核心区域有所演示,成为浓缩的阜新特色文化展览馆,变资源为特色,变特色为优势,打好组合拳;以高铁站、温泉新城、瑞应寺、海州露天矿、海棠山等旅游景点为节点,推进全市旅游观光专线的规划和建设,实现相互依托、相互带动。

三是积极引进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大力度推进温泉项目的对外联络和洽谈,定期邀请专家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素质和能力;与国内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或专家合作,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经营效益;组织温泉企业赴温泉产业发达地区和国内顶尖温泉管理企业考察学习,推进合资合作,全力盘活闲置项目,提升温泉城核心区域整体形象,使温泉城早日“活”起来“火”起来。

四是努力推进“三争取”工作,全力支持温泉产业发展。认真梳理相关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的专项支持政策,争取在政策实施环节上实现突破和创新;支持项目建设,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重大专项、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性资金,积极争取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

五是深度研究,塑造品牌效应。与中国温泉协会等专业机构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积极参与“中温协”、“省温协”等专业机构举办的推介会和研讨会,争取业界认可,扩大品牌影响;探讨筹建中国温泉研究所,邀请国内外知名温泉研究机构及医疗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工作站(工作室),重点研究阜新小苏打泉的功效,利用举办交流会、演讲会的机会推介阜新小苏打泉;研究我市温泉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医疗养生作用,探索其在医疗保健、美容科研、生物工程等方面的深度开发,提升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四、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打造阜新“玛瑙城”品牌

一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指导十家子玛瑙小镇以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按照旅游市场需求整合镇域资源,以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消费场景,形成“阜新玛瑙雕非遗文化街区”,指导杨记玛瑙雕非遗馆艺术馆、刘记玛瑙机雕工作室完善旅游功能,营造游客参与、互动场景,打造“玛瑙+旅游”产品链条;指导玛瑙企业与文创企业、旅游企业合作,依托“世界玛瑙之都”和“阜新玛瑙雕”国家级非遗品牌,设计、开发一批“颜值高、韵味浓、特色足”的文化创意产品,将阜新玛瑙品牌推向全国,打造“文创+旅游”产品链条。

二是提升十家子玛瑙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水平。结合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借助高铁开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十家子镇与京沈客专黑山北站快速路建设工程,为最大程度吸引客流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玛瑙企业入驻,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合理规划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提升小镇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体现玛瑙产业对旅游全产业链的拉动,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三是大力宣传“世界玛瑙之都”品牌。去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迅速果敢,抢抓后疫情时代的有利契机,集全市之力举办了首届阜新文旅商务节暨第十六届辽宁·阜新玛瑙节,相继开展了20余项系列活动,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约30万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近300万元,拉动其他产业消费5000余万元,为全省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模板,扩大了我市“世界玛瑙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办好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提高水准,创新形式,拓宽覆盖。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开展“走出去”营销。

五、提升玛瑙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推动整个行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提高技术工艺水平,挖掘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延长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支持组建玛瑙大师工作室、玛瑙创意产业园等,鼓励把玛瑙产业中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创意设计部分,从主业中剥离出来独立发展,在满足主业发展的同时提供市场化服务,有效补齐创意设计服务短板。鼓励推广“互联网+玛瑙”发展新模式,重点培育本地电商平台和电商龙头企业,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对网络经营玛瑙业户的监管,确保行业信誉。组织研究制定玛瑙等级标准和产品标准,提升阜新玛瑙的市场主导力和行业话语权,指导有条件的玛瑙企业使用阜新玛瑙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二是加快推进玛瑙行业“个转企、小升规”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并实现公司化经营,在融资、经营范围上做文章,使公司化经营企业达到限上企业标准。争取研究出台一次性奖励政策,对当年新进入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统计范围的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积极做好限上文化企业的稳定工作,争取做到不掉队。培育小型文化产业单位入规工作,对规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培养。

三是加强玛瑙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去年,为培养玛瑙专业人才,我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由市总工会、市文旅广电局联合成立了“阜新市玉雕设计及加工实训基地”,为玉雕行业人员提升技能、施展才华搭建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为阜新玛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2年3月24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