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体育工作要点

日期: 2020-06-03 浏览量:676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边威 文字大小: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做大做强“中国篮球城”品牌,着力深化群众体育工作、着力推进训练工作改革、着力发展体育产业,进一步提高阜新体育的对外影响力,为阜新转型升级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举措

  (一)做大做强“中国篮球城”品牌方面

  1、推动篮球场地设施建设。在城区建设3个室内篮球馆、10片室外篮球场,每个乡镇建有一片塑胶篮球场。3个室内篮球馆建设项目,主要采取有效利用我市现有低效或闲置的场馆资源,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的方式建设。10片市区室外篮球场建设项目,主要由市体育职能部门牵头,国土、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及拟建地点管理单位配合,相关费用由市财政或体彩公益金承担。65个乡镇篮球场建设项目,场地选址、硬覆盖等前期准备工作由所在县区政府负责,市体育职能部门负责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扶持,负责铺设安装悬浮篮球地板和体育设施,相关费用争取主要由市本级财政承担。

  2、打造篮球赛事活动品牌。重点是举办好第四届中国·阜新篮球节,确保国际篮球争霸赛、篮球历史文化展、篮球文化高峰论坛等活动圆满成功;举办好篮球俱乐部联盟赛、第五届“篮坛黄埔”全国篮球训练营、市县区篮球交流活动等传统赛事活动品牌。各县区负责配合做好第四届中国·阜新篮球节相关筹办工作,组织好本年度篮球赛事活动,要求全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篮球赛事活动。

  3、继续做强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发挥篮球学校作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辽宁男篮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优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取保在国家、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群众体育方面

  1、扎实推进体育民生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扶持,建设50个农民健身工程、20个社区健身路径和1个笼式足球场建设。此项工作,各县区负责场地选址、硬覆盖等前期建设任务,市体育职能部门负责器材发放和安装。

  2、继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全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所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行水平。

  3、高效开展全市体育场地调查统计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此项工作由体育职能部门牵头,各县区做好管理员和调查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按照国家、省相关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场地普查和上报工作。

  4、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提高全市人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理念。重点是积极重组阜新市篮球协会。

  5、积极打造全民健身赛事品牌。组织各县区、各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重点是举办好CRT中网级别联赛东北赛区阜新站比赛、辽宁省老年人钓鱼比赛、辽宁省乡镇乒乓球比赛,争取举办1-2次马拉松活动。

  6、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按照国家、省相关工作部署,市本级和各县区分兵把口、协调配合,确保完成全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

  (三)竞技体育方面

  1、加强全市训练项目调整。进一步完善体育局训练项目和教练员业余训练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对项目布局进行优化、升级。

  2、做好新周期省运会相关基础性工作。重点做好运动员选材和教练员队伍建设,配齐备战下一届省运会的运动员梯队。

  3、积极备战参加国家、省各项目比赛。抓好全局训练单位12个大项,社会办学5个大项,共17个大项的注册、参赛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重点举办好“百年赛道小镇”全国汽车场地赛、辽宁省青少年网球团体赛等活动。

  (四)体育产业方面

  1、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环境建设。营造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全市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2、深入挖掘体育系统内部产业发展潜力。积极打造国家篮球集训基地品牌,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提高体育场馆运营水平,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和体育教育培育产业。

  3、鼓励建设体育特色小镇。依托黄家沟滑雪场、宝地温泉城、新邱百年赛道等打造特色体育休闲板块。

  4、加强体育和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加快与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和玛瑙产业等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积极开发阜新篮球城特色或标识的主题产品,如玛瑙篮球、篮球装备以及设施器材等,使之由物品升级为商品,再升级为产品,直至成为极具人气和市场潜力的精品。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