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6-03 浏览量:836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董郑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2019年,是推动阜新转型振兴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项目推进、事业繁荣、产业发展”工作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不断提供优秀文化作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阜新转型振兴提供新引擎、新动能。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7.5亿元,旅游项目投资5亿元。
一、强化党建政治自觉,提升党组织建设能力
一是强化正确政治导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各项要求;二是严格把控意识形态。强化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履职自觉,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和推广使用,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意识形态管控,以文化和旅游的繁荣发展壮大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建工作领导,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好全系统党组织、工会等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四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指导、督促、压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持反“四风”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推动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文化体验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指导阜蒙县完成试点建设。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运用大数据、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进行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化。完成全市50个村文化广场、101座旅游厕所建设任务,推进彰武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佛寺镇、招束沟镇等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治理工作。组织开展第五次文化馆评估和景区创建工作,新增国家A级景区5个;二是持续做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各级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开展送书(信息)、送演出(辅导)下乡活动不低于40场;三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场舞展演、合唱展演、“群星奖”优秀作品巡演等系列活动,继续举办“玉龙故乡·魅力阜新”文化广场活动。深入开展“农民工文化服务月”活动,切实保障我市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
三、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实现艺术繁荣发展
一是把握文化政治导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好主题文艺创作和展演活动,以现实题材为重点,努力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优秀作品;二是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大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集中创作电影《少年方志敏》《韩梅村将军》、微电影《沙泉之上》、清唱剧《龙腾阜新》、舞剧《乌兰》、蒙古剧《绕阳河的春天》、评剧《托起太阳的人们》等精品剧目,组织复排评剧《血胆玛瑙》参加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展演;三是推进文化结对帮扶工作。开展送戏下基层活动不低于15场,做好《中国戏曲剧种全集》辽宁剧种书籍及《蒙古剧》剧种书籍编撰工作。
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历史文化脉络
一是加强文化遗址保护。启动《阜新市历史文化保护条例》论证工作,切实强化法治保障。稳步推进查海遗址考古公园、红帽子城址防洪堤坝、彰武县圣经寺、阜蒙县德惠寺等建设和维修工程,继续推动关山辽墓—萧和墓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筹建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矿工》雕塑群;二是科学挖掘文物价值。积极配合省文物考古所对新民镇和太平镇辽墓群开展考古发掘,协助央视《国宝档案》栏目完成查海遗址博物馆、海棠山摩崖造像文物拍摄工作;三是推动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低于8场次。
五、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向社会开放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旅产业,重点以彰武草原生态旅游区、佛寺温泉康养度假区、新邱百年赛道小镇项目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文旅领军企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贯彻“新官理旧账”要求,积极推进市新华书店、歌舞剧院、电影公司等文化企业通过转型转产、多种经营等方式实现转企改制,在充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六、推动文旅融合,加快全域旅游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全域旅游。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阜新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指导阜蒙县、细河区完成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任务,凝聚发展全域旅游合力;二是加快发展旅游新业态。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工业旅游等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佛寺温泉康养度假区、彰武生态草原旅游区、新邱百年赛道小镇、十家子玛瑙特色小镇、中国篮球城、查海遗址考古公园、海棠山旅游经济区、黄家沟全域旅游示范区、乌兰木图山麦饭石特色小镇、张三丰太极特色小镇等十大文旅板块;三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规划引导、品牌打造、政策扶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开发乡村特色资源,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星级农家乐10个。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联合邮政公司开展阜新旅游商品评选活动,积极引导县区、景区、企业、乡镇建设电商平台、旅游购物店或特色商品购物街(区),推动购物游发展;四是积极培育旅游主体园区。启动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评选工作,培育全市魅力名县及旅游主体功能区,引领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五是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深化与携程集团、中宝协、北京旅游商会沟通交流,积极与江苏盐城、新疆石河子等地区招商合作,利用国内大型文旅招商会、展会和促销活动,进一步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七、立足地域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一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以京沈高铁开通为契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蒙冀辽旅游城市联盟、沈阳经济区等地合作,联手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的高铁精品文化旅游线;二是完善宣传营销体系。注重同携程线上平台的联系对接,拉动线上旅游消费。注重主流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宣传推广,全新打造阜新旅游对外形象、宣传口号等内容,讲好景区故事,大力培育“玉龙故乡·玛瑙之都”品牌;三是做好各类节会活动。举办第十四届辽宁·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第四届辽宁·阜新篮球节、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阜新站等重大节庆活动,鼓励各县区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季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营造丰富活跃的市场氛围。
八、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市场服务质量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机制。制定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建立全覆盖、无死角、责任明晰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在春节、两会等重要敏感时期,扎实开展文化、旅游、文物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应急演练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月、防灾减灾宣传日、应急宣传周”等活动,做到排查到位、整改到位,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三是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等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及时抓取、收集相关企业诚信信息,构建全行业诚信“身份证”,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四是推动行政审批创新改革。全面落实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导游证电子注册工作。开展行政审批政策法规问询大练兵活动。继续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公示制,实行部门行政服务阳光化管理。
主办单位: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人民大街甲120号 邮编:123099 Email:fxswlgdj@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22号
辽ICP备2021001036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9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5558010 网站举报邮箱:fxswlgd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