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发掘和宣传查海文化的提案》(71号)答复

日期: 2020-03-13 浏览量:407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文字大小:

孙雷委员:

  一、查海遗址概况

  查海遗址发现于1982年,先后开展了7次发掘,清理出房址55座,墓葬15座,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精美玉器。其中发现的石堆塑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体积最大,年代最早的龙的形象;发现的玉器经鉴定为透闪石软玉,即真玉,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同时也是世界发现最早的真玉器。经碳十四测定,查海遗址距今约8000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为查海题写了“玉龙文化,文明发端”,查海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海遗址自发现以来,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于1992年建立了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开始了查海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宣传工作,打造了阜新市“玉龙故乡”城市名片。

  二、加大查海遗址保护力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查海遗址保护,充分利用查海遗址玉龙文化带动阜新市旅游业发展,几年来,市文旅广电局积极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和旅游部申报查海遗址龙文化考古公园建设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充分打造查海龙文化阜新品牌形象。同时为了加大对查海遗址的保护力度,市文旅广电局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历史文化立法调研,2020年《阜新市查海遗址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已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下一步,我局将以《阜新市查海遗址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深入开展查海遗址和查海文化的宣传、保护,继续做大做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查海遗址品牌文化。

  三、深入开展查海文化课题研究

  几年来,我局一直致力于查海遗址和查海文化的学术研究,先后完成了《从红山文化源头查海遗址探析我国谷物酿酒的起源》、《查海文化在辽河文明起源中地位研究》2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大课题,《新时代查海遗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阐释与传承发展研究》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以及5项阜新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9年出版《查海遗址研究》著作1部,发表查海文化研究方面论文12篇。

  2019年9月22日,邀请了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召开了“查海文化论坛”,郭大顺先生就查海先人的四大发明“玉、龙、轴、神”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对查海文化给予了充分肯定:“玉、龙、轴、神”是现在全国发现最早的,阜新一定要有这种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地进行宣传。

  四、强化查海遗址和查海文化宣传

  为了强化查海遗址和查海文化宣传,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市文旅广电局通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查海遗址和查海文化的宣传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确定了查海遗址和查海文化的重要地位。2019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拍摄了《辽西探秘—寻迹查海遗址》专题片;201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阜新打造八千年文化长廊》文章;2019年10月21日《阜新日报》刊发了《阜新要理直气壮叫响查海文化》文章。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推动查海遗址开发利用,研发文创产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挖掘查海文化资源,宣传推广查海文化,带动阜新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0年3月11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