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  打造新亮点 奋力开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

日期: 2020-06-03 浏览量:1026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文字大小: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总结全市旅游工作,部署今年重点任务。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2018年全市旅游工作回顾

  2018年,全市旅游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域旅游、优质旅游”发展总基调,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旅游发展动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工作目标,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止2018年底,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101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市共有A级景区16家,其中4A级4家,全国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1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旅游特色小镇2家,省级旅游示范乡镇7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4个、省星级农家乐40个。星级饭店5家,旅行社45家。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现。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要求,指导相关县区围绕“产品、市场、服务”三大类15 项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工作。阜蒙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细河区被列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即将下发,《阜新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抓全域旅游的新格局。

  ——旅游产业基础逐步夯实。树立全市旅游发展“一盘棋”思想,在“十三五”旅游规划和旅游业总规统领下,全面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工业”发展,与中科盛联规划建设百年赛道小镇项目,成功举办了百年赛道小镇汽车场地越野挑战赛。推进“旅游+玛瑙”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先后与中宝协、携程、周大福、老凤祥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旅游+冰雪”发展,福宇博物馆玉龙雪乡、黄家沟冰雪大世界、宝地滑冰场等嬉雪项目投入运营,填补我市冬季旅游空白。瑞应寺景区,宝地温泉小镇二期,黄家沟露营基地,乌兰木图山景区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毛岭沟景区、福宇博物馆、永灵珍奇博物馆成功晋升国家3A级景区。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工作,近三年已建成旅游厕所238座,争取国家、省级旅游专项资金955万元。

  ——旅游品牌形象有效提升。以京沈高铁开通为契机,进一步打造“泡温泉、观摩崖、品蒙餐、购玛瑙、穿越皇家牧场、体验蒙古贞风情”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与承德、赤峰、通辽等地签订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实现由推介形象向营销产品转变。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辽宁春季旅游启动仪式等国家和省级节庆活动,各县区以“赏花观鸟、舌尖盛宴、观光采摘、公益活动”为主线,相继推出了异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和旅游惠民措施,为实现我市四季旅游均衡发展,全面叫响“玉龙故乡·玛瑙之都”品牌营造了良好氛围。加强与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合作,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沙泉鱼宴专题栏目后,在域内外引起轰动效应。通过京辽旅游一卡通、会游一卡通等载体,促进区域各城市游客互换,产生了良好的旅游互动效应。

  ——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制度及应急预案,摸查旅游涉黑涉恶线索,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全市抓好旅游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深入开展旅游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依法打击违法违纪行为,开展30余次旅游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旅游景区(企业)百余家,整改落实各类问题50余个,切实维护了全市旅游市场良好秩序。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便民措施,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通过以查带训方式开展旅游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我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与新业态共荣、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与公共服务提升的格局正在形成,旅游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竞争白热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良好趋势推动下,我市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一是发展合力有待加强。对旅游业认识存在偏差,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领导牵头、部门有效联动、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还未真正建立,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二是缺乏核心旅游产品。产业建设仍属初级阶段,缺乏引爆性、带动性强的核心产品,市场吸引力不强,对旅游经济带动能力还不明显;三是旅游营销投入不够。市场营销上投入不足、创新举措少,各级各类外宣资源整合度还不高,未形成统一体系;四是旅游人才严重短缺。旅游企业缺乏专业管理、运营、营销团队,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9年,是推进阜新转型振兴的关键之年,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起步之年,做好旅游各项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

  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项目推进、事业繁荣、产业发展”工作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在全域空间优化、全域产业联动、全域市场开拓、全域服务配套上下功夫、做示范,推进旅游业提质增效向更高层次迈进,为阜新转型振兴提供新引擎、新动能。

  工作目标:旅游总收入实现117.5亿元,同比增长16.3%。旅游项目投资5亿元,努力使阜新向文化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备、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迈进。

  (一)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统领,高起点策划、高标准编制《阜新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阜蒙县、细河区做好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凝聚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合力。二是全力打造“政策洼地”。近期将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从创建示范、空间布局、融合发展等7个方面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配套扶持政策,积极推动相关产业政策向旅游业倾斜。三是积极推进示范区创建。2019年,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入全面攻坚期,要鼓励更多县区参与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阜蒙县、细河区要按照国家创建工作导则、创建验收标准对标工作,以问题和短板为导向,改进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力争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二)促进多业融合发展,打造核心旅游产品

  一是丰富旅游业态产品。加快形成“旅游+新业态”,开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冰雪旅游、健康旅游等创新融合性旅游项目。支持各县区因地制宜,以1-2个新业态为重点,突出特色、注重内涵、错位发展。二是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依托我市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重点打造佛寺温泉康养度假区、彰武生态草原旅游区、新邱百年赛道小镇、十家子玛瑙特色小镇、中国篮球城、查海遗址考古公园、海棠山旅游经济区、黄家沟全域旅游示范区、乌兰木图山麦饭石特色小镇、张三丰太极特色小镇等十大文旅板块,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吸引、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旅游名片,提升品牌知名度。三是主动出击招商引资。梳理、筛选、包装核心旅游项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深化与携程、中宝协、北京旅游商会沟通交流,积极与江苏盐城、新疆石河子等地区招商合作。利用国内各类大型招商会和展会,开展对外宣传及实地洽谈,鼓励旅游企业开展以商招商、规划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精准性和实效性。

  (三)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脱贫致富

  一是突出抓好旅游精准扶贫。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规划引导、主体培育、品牌引进、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村)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推动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力争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星级农家乐10个。二是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与邮政公司联合开展阜新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实施“创新研发、塑造品牌、全面销售”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围绕文化创意、特色农副产品、地工产品等优势特色,不断提高旅游商品附加值。引导县区、乡镇、景区、企业建设电商平台、旅游购物店、特色购物街,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特色购物游发展。

  (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一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阜新高铁站和即将建设的玉龙新城枢纽客运站,规划设计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巴士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推动虎跃公交线路延伸至重点景区和旅游乡镇,着力打通景区“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101座,推动临街、临景单位厕所免费开放。二是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扶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全面对接“一部手机游辽宁”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全覆盖,不断提高旅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加大旅游市场向社会开放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兴业,重点以佛寺温泉康养度假区、彰武草原生态旅游区、新邱百年赛道小镇等项目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旅游领军企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五)实施精准营销推广,培育特色旅游品牌

  一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大“引客入阜”力度,瞄准目标市场、目标人群进行精准营销,加强与北京旅游商会、蒙冀辽旅游城市联盟、沈阳经济区合作,完善市场和游客互换机制,联手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的高铁精品文化旅游线,充分利用旅行社、自驾游组织等渠道,积极变“游客输出”为“游客输入”。二是完善宣传营销体系。注重同携程线上平台的联系对接,拉动线上旅游消费。注重主流媒体、户外媒体、新媒体宣传推广,全新打造阜新旅游对外形象、宣传口号等内容,讲好景区故事,大力培育“玉龙故乡·玛瑙之都”品牌。三是做好各类节会活动。举办第十四届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第四届阜新篮球节、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阜新站等重大节会活动,鼓励各县区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季旅游活动,进一步营造丰富活跃的旅游市场氛围。

  (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市场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制定全行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建立全覆盖、责任明晰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在重要节假日及敏感时段,扎实开展旅游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应急演练等专项行动,做到排查到位、整改到位,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二是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等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及时抓取、收集企业诚信信息,构建全行业诚信“身份证”,不断增强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三是推动行政审批创新改革。全面落实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行政审批政策法规问询大练兵活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公示制,实行部门行政服务阳光化管理。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辽工大、阜新高专等高等院校合作,向行业输送人才和旅游科研成果。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开展行政管理干部、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旅游行业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新起点呼唤新作为,新使命要有新担当。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力谱写旅游工作新篇章,为推动阜新转型振兴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